现如今是网购的天下,当您想要购买一辆自行的时候,总是在网络上先寻找在你心仪的车辆,除了各品牌的选择之外,各品牌系列当中你又是如何挑选一辆适合自己的车型呢?在这时是不是总是让你一头雾水呢?各大品牌车型之间总有不同的车架数据,我们到底要如何看懂这些数据,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的自行车呢?
Reach(前伸量)
▲Reach(前伸量)。
Stack(堆高)
Head tube length(头管长度)
Front Fork length(前叉长度)
Stack,即五通中心到车架头管中心的垂直距离,和Reach值一样,是选购车架尺寸的一个基础数据。
▲Stack(堆高)。
Head tube length(头管长度),即头管顶部中心到底部中心的距离, Head tube length(头管长度)对上述的Stack有着很大的影响,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。
Front Fork length(前叉长度),即前叉叉中心到叉子底部轴心之间的距离,前叉长度和头管长度数值一样,共同决定整车Stack(堆高)数据。
▲Front Fork length前叉长度,Head tube length头管长度。
Seat tube angle(立管角度)
Seat tube length(立管长度)
▲Seat tube angle立管角度。
Seat tube length(立管长度),即五通中心点到立管顶端的直线距离,上述我们讲到Seat Back等等,而Seat tube length(立管长度)同样影响坐垫高度的调节:诸如大长腿买了小车架,发现座管拔到顶部,已经超出座管安全设定线;或者车架买大了,发现座管无法放至最低,座管太长;而实际中每个品牌对于自己Seat tube length(立管长度)有自己的算法,如TCR直接采用一体式座管,Fitter只能根据消费者腿长来精确截管,放到其他品牌可能又不一样,因此,实际选择时同样意义不大。
▲Seat tube angle立管长度。
Top tube length(等效、水平上管角度)
Aheadset stem length(把立长度)
Aheadset stem length(把立长度),把立前后两端圆孔中心到中心的距离,并非把立正面上端中心点的测量数值,尤其是在测量负17度等把立的时候,测量正面数值会有所偏差。目前主流把立长度从80mm-130mm等等,同样在购买整车的时候,由于厂家标配的缘故,一般在Fitting中考虑Aheadset stem length(把立长度)和Handelbar length(把横长度)来搭配。
▲Top tube length(等效、水平上管角度);Aheadset stem length(把立长度)
Trail(拖曳距)
Offset(前叉偏移量)
Head tube(头管角度)
Trail (拖曳距),即前轮轴心和地面之间垂直线的起点,然后计算这个起点和前叉转向轴之间的水平距离—Trail (拖曳距)。
▲Trail (拖曳距)
Offset(前叉偏移量),即前轮轴心和前叉转向管中心线(可以理解为头管侧面中心线)之间的水平距离,和上述的Trail (拖曳距)呈反相关、和前轮距呈正相关。这种数值最大的参考意义一般常见于长距离耐力车以及Gravel Bike等注重骑行舒适性的整车上,当然也适用于巴黎—鲁贝这样的古典公路车几何设定。
▲Offset(前叉偏移量)
Head tube(头管角度),从头管中心虚线和整车水平线之间的夹角;在上述Trail (拖曳距)中我们讲过头管角度越小,Trail (拖曳距)则越小,头管转向则越灵敏;反之则迟缓,Trail (拖曳距)则越大。
▲Head tube(头管角度)
Front Center(前轮距)
Rear Center(后轮距)
Wheelbase(轴距)
Front Center(前轮距),即车架五通中心点到前轮轴心点之间的距离,这个数值主要影响骑行者身体前后重心位置的分布,一般来说前轮轴距越长,重心越靠后,反之轴距越短,重心越靠前;通俗来讲就是轴距越长,在碰到急刹的时候,整车重心会更加稳、不会过于前倾。
Rear Center(后轮距),即我们俗称的后下叉长度(英文名也叫Chainstay length),即从五通中心点到后轮叉腿中心点之间的距离,长的后下叉,后三角的稳定性更好,但也会产生我们俗称的“拖脚”的弊病(尤其是在爬坡时);反之越短,骑乘者的重心更加靠后,需要更多的力量在车把上。
▲Front Center(前轮距);Rear Center(后轮距)
Wheelbase(轴距),即整车前后叉脚轴心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,轴距长度一般是由Rear Center(后轮距)、Head tube(头管角度)以及Offset(前叉偏移量)等三个数据所决定,不同的数据组合都可以组成相同的轴距长度,站在操控感觉角度来看,单纯的Wheelbase(轴距)并不能精准反馈实际操控感,反而上述的把立、头管角度等更精准。
▲Wheelbase(轴距)
BB High(五通高度)
BB Drop(五通下沉量)
Center to Center(中间)
Center to Top(中间)
Standover(跨高)
BB High(五通高度),即五通中心距离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值,五通距离地面的高低决定了骑乘者的重心高度,一般来说越高则骑乘者整体重心越高,反之越低则重心下降,整车拥有更好的稳定性能,但过低就会碰到转弯时曲柄拖地情况的发生,如每年斯柯达F1赛车场的几个发卡弯就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发生。
▲BB High(五通高度)
BB Drop(五通下沉量),即前后叉腿轴心连线和五通中心水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,相对比公路车而言,较常见于山地车的一个老概念,一般认为BB Drop即五通下沉量越大,整车更稳定;一般BB Drop取决于公路车锁踏的最小离地间隙距离,更大的五通下沉量则意味着更低的坐垫高度、更低的骑行重心。
▲BB Drop(五通下沉量)
Center to Center(中间),即俗称的CC值,车架五通(BB)中心到上管中心位置的垂直距离,以及Center to Top(中间),即俗称的CT值,车架五通(BB)中心到立管的末端即束环位置的距离,这两个数值都是确定车架尺寸的常用参考值。
▲Center to Center
▲Center to Top
Standover(跨高),即车架上管的中心位置到地上的垂直距离,主要参考意义就是骑乘者的跨高。
▲Standover(跨高)
总结
看到这里,
任何车辆的车架数据,
你是不是分分钟搞定啦,
抓紧留言区来说说吧!
欢迎留言
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,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