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成笔记网

专注域名、站长SEO知识分享与实战技巧

原来,所有论文标题的结构都是一样的

在百度/谷歌/必应学术中,若以“供应链契约”为关键字搜索文章,会出现如下结果:

发现什么规律没有?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:每篇论文的标题是由2-3个关键词组成

那么,再细问一句,关键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吗?其实并不是,关键词之间有主有次,其中一个关键词是核心问题,另一/两个关键词是服务于这个核心关键词的。

以“考虑公平关切的供应链契约与协调”为例,关键词“供应链契约与协调”是要研究的核心问题,而关键词“公平关切”是为了研究“供应链契约与协调”,而考虑引入的,即是服务于这个核心的。

这套逻辑也适用于其它几个标题,无非是把“考虑XX的XX问题”,改成“基于XX的XX问题”或是省略了考虑或基于这个词汇。

由此,我们可以采用一种较为简单的记法来概括此类标题,即:

考虑/基于B的C问题。

这里的B是Basic的简写,可以指代“XX情形”、“XX消费者行为”、“XX技术”、“XX算法”、“XX模式”等。允许一个或多个。发现没有,这其实是你的研究基础(有了这你可以更好地去解决C问题)。

这里的C是Center/Core的简写,是论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。具体地,可以指代“定价”、“库存”、“运输”、“供应链契约”、“公平”、“绿色/低碳/可持续”等问题。发现没有,这其实就是你的研究领域

通常刚读研究生时,导师会告诉你他是做什么的,比如做人工智能、供应链管理、机械制造等,这就是C。然后,导师会问你,你以前学过什么呢,你可能回答学过强化学习、报童模型、工程力学等。

那导师便可以说,那就做个采用强化学习方法的某种人工智能预测吧,或者基于报童模型的某类供应链管理问题吧等。

而真正能做出来的研究,就是基于你的研究基础,去解决导师研究领域中的某一类问题。因此,B是你的研究基础C是你的研究领域。而做出的论文标题,就是考虑/基于B的C问题

我是科研小飞,期待大家关注。

发表评论:
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最新留言